治泉环保

专业甲醛治理 · 专注室内空气净化十三年

全国咨询热线029-81131913

您的位置: 首页 >> 新闻动态 >> 常见问题

什么是可吸入颗粒物

作者:治泉环保      发布日期:2025-10-23
信息摘要:
一、可吸入颗粒物的定义与分类可吸入颗粒物,通常指的是粒径在10微米以下的颗粒物,也被称为PM10。这些颗粒物能够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,对人体健康和大气能见度产生显著影响。按照粒径大小,颗粒物可进一步细分为不同类别:1、飘尘:飘尘,又称可吸入颗粒物,是指悬浮在空气中粒径小于10微米的颗粒物,因能随...

  一、可吸入颗粒物的定义与分类

  可吸入颗粒物,通常指的是粒径在10微米以下的颗粒物,也被称为PM10。这些颗粒物能够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,对人体健康和大气能见度产生显著影响。

  按照粒径大小,颗粒物可进一步细分为不同类别:

  1、飘尘:飘尘,又称可吸入颗粒物,是指悬浮在空气中粒径小于10微米的颗粒物,因能随风飘动而得名,是PM10的主要组成部分。

  2、细颗粒物:粒径小于2.5微米的颗粒物,即PM2.5,由于其粒径更小,能更深入呼吸道,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更为严重。

  3、浮尘:浮尘是悬浮在大气中的砂或土壤粒子,粒径小于0.1微米的颗粒。这类颗粒物非常小,可以深入到人体的细支气管和肺泡中,对人体健康造成更大的危害。

  4、降尘:降尘,又称“落尘”,是指自然降落于地面的空气颗粒物,其粒径多在10微米以上。这类颗粒物由于粒径较大,能够较快地沉降到地面,对人体健康的直接影响相对较小。

  此外,还有一些特殊的颗粒物分类,如亚微粉尘(粒径小于1微米的粉尘)、炱(燃烧、升华、冷凝等过程形成的固体颗粒,粒径一般小于1微米)、雾尘(工业生产中的过饱和蒸汽凝结和凝聚、化学反应和液体喷雾所形成的液滴,粒径一般小于10微米)等。这些颗粒物也可能对人体健康和环境产生不良影响。

  二、可吸入颗粒物浓度表示与标准

  1、浓度表示: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通常以每立方米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毫克数(mg/m³)或微克数(μg/m³)来表示。此外,也有使用单位体积内颗粒物的数量(如粒/升、粒/m³等)来表示其浓度的方法,但这种方法在洁净度级别较高的场合中较为常用。

  2、标准:为了保障人体健康,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空气质量标准来限制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。例如,我国《环境空气质量标准》(GB3095-2012)中规定了可吸入颗粒物(PM10)的年均浓度限值和24小时平均浓度限值。

  三、可吸入颗粒物的来源

  可吸入颗粒物的来源广泛,主要包括自然源和人为源两大类:

  1、自然源:这类颗粒物主要源自风沙、森林火灾、火山爆发等自然现象。尽管这些颗粒物在某种程度上难以完全避免,但它们往往呈现出鲜明的季节性或地域性特征。

  2、人为源:包括工业排放、汽车尾气、燃煤供暖、建筑扬尘等。这些颗粒物是人类活动直接产生的,并且随着城市化步伐的不断加快,其排放量正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,成为当前颗粒物污染的主要来源。

  四、可吸入颗粒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

  可吸入颗粒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是多方面的,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:

  1、呼吸系统影响

  -呼吸道炎症和哮喘:颗粒物通过呼吸系统吸入后,会对呼吸道造成刺激和损害,引发炎症和哮喘。这些症状不仅影响呼吸功能,还会导致咳嗽、咳痰、气喘等不适。

  -抑制呼吸道免疫功能:颗粒物中的有害物质会抑制呼吸道的免疫功能,使机体抵抗力下降,容易受到病菌的侵袭。这增加了患感冒、流感和其他呼吸道感染的风险。

  -损伤肺泡和黏膜:粒径较小的颗粒物,如PM10(直径小于10微米的颗粒物),被人体吸入体内后,可能会在肺泡上沉积,损伤肺泡和黏膜,引发肺部组织慢性纤维化等情况。

  -增加气道阻力:颗粒物进入呼吸道后,会附着在呼吸道黏膜上,引起局部刺激和炎症反应,从而增加气道阻力,影响肺通气功能。这可能导致胸闷、气短、呼吸困难等症状。

  2、心血管系统影响

  -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:颗粒物可能通过血液循环进入心脏,对心脏造成损害。长期处于颗粒物污染环境中,会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,包括高血压、冠心病和心肌梗死。

  -影响血液系统:细颗粒物的吸入有可能使健康机体的血液系统产生微妙的改变,引起细胞数量和组分变化。颗粒物所致的肺部弥漫性炎症可能波及血液系统,造成凝血机制的异常,引发心血管事件。

  3、免疫系统影响

  -抑制免疫功能:颗粒物中的有害物质可能抑制免疫细胞的活性,降低机体抵抗力,使人体更容易受到细菌和病毒的感染,增加患感冒、流感和其他呼吸道感染的风险。

  -引发过敏反应:部分颗粒物可能携带过敏原,引发过敏反应,如过敏性鼻炎、哮喘等。

  4、其他影响

  -致癌性:一些颗粒物中的有害物质如多环芳烃等具有致癌性,长期接触可能增加患肺癌和其他癌症的风险。

  -致突变:可吸入颗粒物中的某些有害物质,如重金属、放射性物质、有机污染物等,具有致突变性。这些物质能够损伤DNA,导致基因突变或染色体变异,从而增加细胞癌变的风险。

  -致畸性:可吸入颗粒物中的某些有害物质,能够干扰胚胎的正常发育过程,导致胎儿畸形。孕妇如果长期处于颗粒物污染环境中,可能会增加胎儿发生先天缺陷的风险。

  五、对可吸入颗粒物的防护

  面对可吸入颗粒物带来的健康威胁,我们应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护措施:

  1、佩戴口罩:选择符合标准的口罩,如N95、KN95或更高级别的防护口罩,以有效过滤空气中的颗粒物。在颗粒物污染严重的环境下,佩戴合适的口罩可以显著降低吸入有害颗粒物的风险。

  2、减少户外活动:在颗粒物污染严重的日子,尽量减少户外活动时间,特别是儿童、老人和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群。如果必须外出,应佩戴好口罩并避免剧烈运动。

  3、室内通风与空气净化:室内通风应避开清晨和傍晚的污染高峰时段。使用空气净化器或新风系统,可以有效降低室内颗粒物浓度。

  4、保持室内清洁:定期打扫室内环境,使用吸尘器或湿抹布清洁地面和家具表面,以减少室内颗粒物的积累。同时,保持室内通风良好,但避免在颗粒物污染严重的时段开窗通风。

  六、颗粒物浓度与住宅高度的关系

  关于颗粒物浓度与住宅高度的关系,这是一个相对复杂的问题,因为颗粒物浓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

  1、颗粒物浓度分布特点

  -垂直分布:颗粒物在空中的垂直分布受风速、风向、温度梯度及湿度等多因素制约。一般情况下,近地面几米至几十米高度内,PM2.5等细小颗粒物的差别并不显著。然而,在特定条件下,如逆温层出现时,颗粒物可能会在近地层空气中聚集,导致浓度升高。

  -水平分布:颗粒物的水平分布则受到污染源分布、地形地貌、气象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。在污染源附近或下风向的位置,颗粒物浓度相对较高。

  2、住宅高度与颗粒物浓度的关系

  -低层住宅:一些研究认为,低层住宅可能更容易受到交通尾气、路面扬尘等近地面污染源的影响,导致颗粒物浓度相对较高。然而,这并不意味着所有低层住宅的颗粒物浓度都高于高层住宅。因为颗粒物的浓度分布还受到其他多种因素的影响。

  -高层住宅:高层住宅的颗粒物浓度并不一定低于低层住宅。在某些特殊情况下,如逆温层出现时,高层住宅甚至可能面临更高的颗粒物浓度。此外,如果高层建筑周围存在高架污染源(如工厂排放、高架桥交通尾气等),那么高层住宅的颗粒物浓度也可能受到较大影响。

  -楼层区间差异:有观点认为,在9~11层等特定楼层区间内,可能存在所谓的“扬灰层”,即颗粒物浓度相对较高的楼层。然而,这一观点起源于2003年一篇《售楼小姐真情自白》的网文,并未得到官方的认可。因为颗粒物的浓度分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,且在不同城市和地区可能存在显著差异。所以,不能简单地将某一楼层区间视为颗粒物浓度较高的区域。

  3、影响因素分析

  -气象条件:气温、风速、风向等气象条件对颗粒物的浓度分布具有重要影响。例如,在逆温层出现时,大气层结处于稳定状态,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和稀释,导致近地层空气中颗粒物浓度升高。

  -污染源分布:污染源的位置和强度对颗粒物的浓度分布具有直接影响。如果住宅附近存在固定或移动污染源(如工厂、交通干线等),那么该区域的颗粒物浓度可能会相对较高。

  -建筑布局:建筑布局和密度也会影响颗粒物的浓度分布。例如,在高楼林立的城市中,风速、风向等气象条件受到建筑的影响,可能导致颗粒物在某些楼层或区域聚集。

  可吸入颗粒物作为当前环境污染的重要问题之一,对人体健康和生活环境产生了严重影响。为了保障人体健康和改善大气环境质量,需要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来减少其排放和浓度。

        治泉环保是国内领先的除甲醛一站式解决方案提供商,室内空气净化行业领跑者,立足古都长安,服务九州华夏!您一个电话,我们把最优质的的甲醛治理服务送到家!咨询电话:029-81131913 值班手机:177-9127-4988(微信同号))

新闻动态

全国服务热线

029-81131913

产品与服务

联系方式

  • 邮箱:66650936@qq.com
  • 地址: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朱雀大街南段城市立方
029-81131913
  • 扫一扫,加微信
Copyright @ 2004 - 2025 治泉环保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京ICP备11042641号-14 XML地图  免责声明:本站部分图片、文字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!拒绝恶意碰瓷式维权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