甲醛作为一种常见的室内空气污染物,具有刺激性气味,长期接触可能对呼吸道、皮肤造成伤害,甚至增加健康风险。很多人习惯在家中囤积各类物品,却不知部分“囤货”可能是甲醛的“隐形释放源”,尤其以下几类需重点警惕:
一、装修与家具类:长期释放,需警惕“低价陷阱”
这类物品因使用胶水、涂料等化工材料,甲醛释放周期可长达3-15年,盲目囤积(如提前买大量家具囤在仓库、捡漏低价板材)会增加风险:
人造板材及制品:密度板、颗粒板、多层实木板等,生产时需用“脲醛树脂胶”(甲醛与尿素合成),板材越薄、拼接越多,胶水用量可能越大。比如囤大量颗粒板衣柜、鞋柜,或网购低价木质收纳盒、书架,若未做封边处理,甲醛易持续挥发。
涂料与胶粘剂:部分人会囤“特价乳胶漆”“万能胶”备用,但劣质涂料中可能含未反应的游离甲醛,胶粘剂(如木工胶、壁纸胶)若标注“非环保型”,使用时会大量释放甲醛,且囤放时若密封不当,气味会提前扩散。
皮质/布艺家具:低价人造革沙发、布艺窗帘,生产过程中可能用甲醛做“固色剂”“防皱剂”。比如囤多套布艺抱枕、折叠沙发,若未清洗晾晒直接使用,甲醛易通过皮肤接触或呼吸进入人体。
二、日用品类:短期高频使用,易被忽视“隐性风险”
这类物品单价低、易囤积,但部分产品为追求功能(如防水、防腐)会添加甲醛,且使用时与人体接触密切:
纸质用品:彩色纸巾、印花卫生纸、廉价笔记本,生产时可能用甲醛做“漂白剂”“防腐剂”。尤其囤大量散装纸巾,若存放在潮湿环境(如卫生间),甲醛释放速度会加快,接触皮肤或擦拭口鼻时风险更高。
纺织类用品:免烫衬衫、防水外套、儿童衣物(尤其是深色印花款),部分厂家会用“甲醛树脂”提升面料挺括度或防水性。若囤多件未清洗的此类衣物,叠放时甲醛会残留在纤维中,穿前若未晾晒,可能刺激皮肤(如发红、瘙痒)。
清洁与护理用品:部分“强力去污剂”“除霉剂”“发胶”,成分中可能含“甲醛释放体”(如DMDM乙内酰脲),虽标注“安全”,但大量囤放(如一次买10瓶堆在阳台),高温环境下会加速释放甲醛,使用时若通风不足,易引发呼吸道不适(如咳嗽、喉咙干)。
三、收纳与包装类:长期接触,易被当作“无害用品”
这类物品常被视为“辅助工具”,但劣质产品的甲醛问题易被忽视,且囤放时多与食物、衣物接触:
塑料收纳盒/袋:低价透明塑料收纳箱、彩色塑料袋(尤其是厚度薄、有刺鼻气味的),生产时可能用含甲醛的添加剂提升韧性。若囤大量此类收纳盒,用来装衣物、零食,甲醛可能渗透到物品中,尤其高温时(如夏季阳台)风险更高。
泡沫与纸质包装:网购后囤积大量泡沫填充物、纸箱,部分劣质泡沫可能含“甲醛缓冲剂”,纸箱若用劣质油墨印刷(如彩色图案),也可能残留甲醛。若堆在卧室、客厅角落,长期不清理,甲醛会缓慢挥发到空气中。
四、如何避免“甲醛释放源”囤货?关键3步
拒绝“盲目囤”:装修类物品(如家具、板材)按需购买,避免提前半年以上囤放(尤其小空间囤大量家具,会导致甲醛叠加释放);日用品(如纸巾、衣物)按1-2个月用量购买,不贪“多买多送”。
优先选“环保标识”:买家具看“E0级”“E1级”板材认证(国标GB/T 4897-2015规定,E1级板材甲醛释放量≤0.124mg/m³);日用品看“无甲醛添加”“婴幼儿可用”标识,纺织类选浅色、无印花款,纸质品选无香、无荧光剂的。
囤后“科学处理”:若已囤疑似含甲醛物品,家具需通风晾晒3个月以上(可放活性炭、绿植辅助吸附),日用品(衣物、纸巾)需清洗晾晒后使用,包装类物品及时清理,避免长期堆放在生活区域。
总之,家中甲醛“释放源”多与“盲目囤货+低价选择”相关,尤其装修、日用品类需理性消费,优先关注“环保性”而非“数量”,才能减少室内甲醛风险。
治泉环保是国内领先的除甲醛一站式解决方案提供商,室内空气净化行业领跑者,立足古都长安,服务九州华夏!您一个电话,我们把最优质的的甲醛治理服务送到家!咨询电话:029-81131913 值班手机:177-9127-4988(微信同号))